心底无私天地宽

2014/05/26  点击:[]

张 亮

“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端。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残。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这是文革中陶铸遭迫害软禁期间,写给妻子曾志的诗。其中,“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既是陶铸宽广胸怀的表达,也是他无私灵魂的写照。

据《求索中国——文革前十年史》披露,1959年,陶铸任中南局第一书记期间,信阳地区粮食产量出现虚报浮夸现象,全区一共20多亿斤产量夸大成70多亿斤,并对农民的粮食强行收购。一边是大小仓库堆满,一边是100多万人挨饿。陶铸了解了实际情况后,决定实行包产到户、联产计酬、增产归户等措施。这在当时,是要冒极大政治风险的,陶铸一心为民、不惧个人得失的本色可见一斑。

陶铸严于律己,对官僚主义作风和官老爷做派深恶痛绝。他常说:“要时时刻刻地想着:我能够为群众做些什么?我为群众做了些什么?”1951年9月,陶铸顺路回到阔别20多年的家乡,当他步行到山口时,看到家乡的老百姓拿着五色彩旗,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欢迎他,他非常生气,跟当地负责人说:“别搞这一套,不然我就不回村了。”家乡人知道陶铸做了大官,在学校门口做了一块金匾,上刻“祝贺陶铸同志勋德崇隆”,下刻“石洞源陶氏全体后裔顿首”。看罢,陶铸强忍心中不悦,对大家说:“乡亲们,光宗耀祖不是我们共产党员干的事。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不是家庭权势人物。”说完,亲自找了一把斧子,将金匾打烂,付之一炬。

陶铸个人生活非常简朴,他曾说:“我只要有碟辣椒,再来碗青菜,就很够了,吃东西以填饱肚子为原则,这也不吃,那也不吃,还怎么接近群众?”女儿陶斯亮在回忆父亲时,形容其“类似苦行僧”。在广东工作时,陶铸及其夫人的工资都不低,一家人完全可以过上宽裕的生活。但是,陶铸从来都以严格的标准来对待自己和子女。在广州工作和生活多年,居住的房子从来没有更换过。住房维修时,还将自己多年的积蓄上交机关,以补维修款之缺。

陶铸十分反感摆阔气、讲排场、搞特殊化等脱离群众的官场作风。1958年夏,广东省委、省政府组织农作物丰收检查团到全省各地考察验收。第一站到了揭阳,当晚县里摆出庆丰收的酒席,约有七八桌。陶铸到场一看,火了,扒了一碗饭,还没上第二道菜,就气冲冲地罢宴而去。一路上还嘟囔着:“这样的官气,我受不了。”第二天,在检查团成员会议上,他说:“老百姓用汗水换来的丰收,我们怎么忍心大吃大喝?告诫各位,如果以后几站不改,我就退出检查团。”吃喝之风由此刹住。回到省里,他还叮嘱有关部门发出通报,严禁此类不正之风再次发生。

“不为私情萦梦寐,只将贞志凌冰雪”。当今时代,一些党员干部经不住金钱、权力的诱惑,将共产党人“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属性抛之脑后,导致贪污受贿、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频现。因此,在当前,党员干部更应该学习陶铸同志丢掉一切私有观念,与自己的个人主义思想彻底决裂的高尚情操。学习他把做人民公仆作为自己的本分和义务,严于律己、勤奋廉洁,坚决杜绝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唯我独尊的特权思想。学习他在《松树的风格》中写道的“不管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能茁壮地生长,顽强地工作,永不被困难吓倒,永不屈服于恶劣环境”的共产主义风格。

上一条:孔子说廉:贪于味不让,妨于政 下一条:探访海外廉政文化:领导人与知识阶层率先垂范

关闭

 

 

版权所有@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 地址:江西省宜春市中心城区中山西路399号 | 邮编:336000 | 邮箱:ycvcxchb@163.com | 电话:0795-3204052 | 赣ICP备B2-200501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