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公告栏
信息动态
时政要闻
他山之石
资料下载
 

《平凡的世界》凭什么吸引当代大学生

2010年06月10日 10:26 佚名 点击:[]

王一川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国民艺术素养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与诗学》副主编。

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在当代文学批评界和当代文学史领域一直没有受到重视,但在普通读者中却又拥有广泛的声誉,特别是在一代代大学生读者群中赢得了广泛的喜爱。为什么今天的80后、90后大学生朋友仍然会对一部记录上世纪七、八十代青年奋斗故事的书充满兴趣呢?读者喜欢小说中的什么,这应当是见人见智的事。我在这里只想指出这样几点:

中国当代农村的现实镜像。小说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我们生存于其中的现实社会生活状况,令我们激动又让我们不安。特别是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生活处境,以及城乡接合部或断裂带的生存现实,还有新时期农民走向城市的艰难步伐。

第一,小说虚构的陕北北部农村中孙、田、金三家的生存状况,让我们窥见当代中国农村普遍的生存状况。

历史、现实、神话、宗族等乡土文化的因子,就以这样一种复杂的形式纠缠在了一起。路遥的这种描写方式很普通,甚至陈旧,却在暗示着那个独特年代的农民生存境遇和文化环境,而中国社会中的新型个人就在这种现实中展开他们对现代城市的想象。小说也因此具有独特的社会学意义,即它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乡土中国”(费孝通)在新中国的状态。

第二,小说呈现出城乡接合部农家子弟特有的生活体验。一些评论家认为,路遥长于捕捉成长于城乡接合部的普通农村子弟的成长经历,这一经历不仅来自于作家自己的生活体验,也来自于许多出生于农村的孩子的亲身经历。这种城乡接合部,在小说中主要表现为原西县城中的中学、图书馆、文化馆等,正是在这些地方,来自乡土贫穷之地的孩子睁开了通往世界的眼睛,开启了他们对世界的想象。小说中的主人公孙少平就是在这些地方,通过报纸、广播、图书这些现代媒介,培育了自己最初的对世界的梦想。也正是这些地方,蕴蓄着这些农村青年复杂而多样的情感。小说中有一个细节,就是孙少平因高考落榜而不得不回到农村务农。路遥在第一部第四十二章,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主人公复杂的思想情感。

我们可以从这段文字的人称使用中,看到作者路遥情感的转变,即由第三人称“他”向第一人称“我”的变化,这个变化蕴含了作者对主人公情感的体认,独特的身份体验:既非“纯粹的城里人”,也不完全是个“乡巴佬”。一方面,作家路遥曾长期生存于这样的文化环境中,这是他敏锐捕捉这一环境中的人物心态的存在基础。另一方面,这一空间也折射出人物的一种尴尬的身份,一种处于困境中的精神状态。这种既是什么也不是什么的个体身份体验,恰恰是生存于城乡接合部的青年的独特成长经历。而这种成长经历不仅是过去那个年代许多来自农村的青年所具有的共同体验,也是今天走进城市的无数青年学子、外来务工人员共同的生存镜像。而这或许也是这本书颇受读者追捧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第三,小说揭示了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的文化历程。这一历程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到今天仍是一项未完成的“现代性工程”(哈贝马斯)。《平凡的世界》的另一重要价值,就在于描述了农村青年为了走向城市所付出的身体和生命代价。小说中有个细节描写了这种代价的惨痛性,在黄原市打工的孙少平为了生存去背石头,后背上留下累累伤痕。这是城市留给农村孩子的最初的印记。

这是一个重要的隐喻性细节:只有书才是黑暗中的一线光明,是驱散黑暗的智慧之光。而这里更是理解全书主人公形象特征的一个关键细节:孙少平正是那种带着累累伤痕在黑暗中追求光明的人。

而到了小说的结尾,已经成为一名井下矿工的孙少平,在失去了恋人以后,他的脸上留下了被划伤的一道疤痕,永远难以消除。这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纪念,是中国农民在迈向城市的进程中所付出的巨大的身心代价。

《平凡的世界》笔下的孙少平,可以说是改革开放开始最早走入现代都市的农民工。凭借着天资、努力、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孙少平渴望实现自己无法放弃的城市梦想。

小说创造了富于现实人生启迪意义的人物群像。他们的理想、追求,还有不抛弃、不放弃的奋斗精神,在平凡中塑造着个体伟大的生命轨迹。

第一,孙少平和孙少安兄弟宛如读者自我的两面镜子,前者追逐的是青春的梦想,后者追逐的是现实的生活,他们构成了人生道路的两面,是两种选择。或者说他们表达的是作者路遥的两种人生理想,一种存在于乡土世界,一种存在于现代都市。许多读者之所以喜欢孙少平或孙少安,是因为认为自己既像孙少平或孙少安那样不屈不挠地奋斗,又有可能比孙少平或孙少安本人活得更好,有着更好的发展机遇和目标,从而容易产生一种认同的满足。

第二,张扬了韧性的个人奋斗精神。路遥在书中告诉我们:“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这样的富于人生启迪的话可谓比比皆是,使读者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对于劳动,书中这样写道:“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这是平凡的世界里的一条实实在在的生活定律。

第三,小说赞美了平凡中的伟大或伟大的平凡。孙少平是生活中的平凡人,一个比普通农民多读了几本书的农村文化人,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层次追求的平凡而又不凡的人。在写给妹妹孙兰香的信中,孙少平这样表达他对生活的认识:“我们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使我们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可以看出他出身寒微,但又向往崇高。

一方面,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为了生存而付出艰苦的努力,孙少平们没有夸夸其谈,没有唉声叹气,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艰难困苦中塑造自我生命的价值。另一方面,又决不因为现实而改变自己的梦想,相反,他们追求着生命的深度,试图在更高的精神层次上思考自我与世界的关系。他们相信世界的意义存在于自己坚持不懈的奋斗和对生命的解读中。他们是世界价值的塑造者,而不是匆匆的过客。

小说创造了改革年代的一种苦难哲学,并揭示其思想根源。与以往的革命年代需要的斗争哲学不同,路遥在这里推出了改革年代需要的苦难哲学,在苦难中不放弃人生追求的学说。改革年代可以有幸福哲学、自我放逐哲学,等等,而路遥书写的却是独特的苦难哲学,是在现实人生的不如意困境中如何苦熬的学说。伟德国际1916备用网址这种苦难哲学,小说是这样表达的:“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伟德国际1916备用网址苦难的学说’”。相信凡是读懂了“苦难哲学”的人,就是遭受再多的苦难也不会轻言放弃和怨天尤人。

田晓霞将孙少平比喻为“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在黄原,孙少平最初的工作不过是背石头的小工,活最苦:“他们从河湾往公路上爬那道陡坡时,身子都被背上的石头压成一张弯弓,头几乎挨到了地上,嘴里发出类似重病人的那般的呻吟……”路遥笔下的人物多不幸福,孙少安的妻子秀莲因病而亡,田润叶的丈夫最后瘫痪,孙少平的好友金波的女友杳无音信,就是孙少平自己,他的恋人田晓霞也是不幸溺水身亡……这或许在另一个侧面诠释了路遥对苦难的体认。也因此,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笔下的主人公对苦难从来不是拒绝,不是抱怨,而是承受,还有在承受中所焕发出的坚忍不拔,“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精神。

小说形象地说明了读书与思考习惯的重要性,激励读者不断地从中外优秀文学作品中吸取精神营养。小说第二章这样写孙少平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一下子就被这书迷住了。记得第二天是星期天,本来往常他都要出山给家里砍一捆柴,可是这天他哪里也没去,一个人躲在村子打麦场的麦秸垛后面,贪婪地赶天黑前看完了这书。保尔·柯察金,这个普通外国人的故事,强烈地震撼了他幼小的心灵。”这部小说吸引他的是什么呢?小说写道:

天黑严以后,他还没有回家。他一个人呆呆地坐在禾场边上,望着满天的星星,听着小河水朗朗的流水声,陷入了一种说不清楚的思绪之中。这思绪是散乱而飘浮的,又是幽深而莫测的。他突然感觉到,在他们这群山包围的双水村外面,有一个辽阔的大世界。而更重要的是,他现在蒙眬地意识到,不管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不管人在什么样的境况下,都可以活得多么好啊!在那一瞬间,生活的诗情充满了他十六岁的胸膛。

读完这一段,今天的读者想必会产生这样的好奇心:这虚构的故事为什么会激发起他如此强烈的“贪婪”之心?他阅读后产生的“说不清楚”、“散乱而飘浮”、“幽深而莫测”的“思绪”究竟是什么?小说凭什么能让他相信双水村外面有个“辽阔的大世界”,并热烈地向往?小说何以能让他坚信每个人在不管什么境况下都能活得多么好……对这些问题,读者可能会带着阅读体验而尝试在心里作出自己的回答,或者与同学好友交流。彼此之间的答案可能会不同,甚至也会出现激烈的争论。例如,有过与孙少平一样的贫苦经历的和没有过的之间,以及现实中已赢得冬妮娅与正在热烈地渴望“也遇到一个冬妮娅”之间,具体体验和观点总会有不同。但是,毕竟它让读者投入其中,产生内心深处的深切共鸣。事实是,我们可以在《平凡的世界》中,看到孙少平对于图书的渴望:狄更斯的《艰难时世》、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阿·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巴尔扎克的《欧也尼·葛朗台》、艾特玛托夫的《白轮船》……正是这些优秀的图书改变并塑造着孙少平的精神世界,使他在苦难中找到自己精神的归宿。

总之,读者从小说中发现了同时渗透着现实性与理想性的一面自我镜子,从而获得一种自我认同。

《中国教育报》2010676

上一条: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在2009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稿:牵挂 下一条:被毛泽东“征服”的老外们

关闭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电话:0795-3203978  马克思主义学院邮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