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翅高飞
江铃汽车生产一线
尤口变电站新建电网
江铜生产基地
美好家园
难忘历程:规划编制大事记
本报记者何宝庆整理
2008年
1月18日,省委书记苏荣主持召开专家座谈会,专门听取专家对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试验区战略构想的意见,并于2月20日作出重要批示。
2月22日,省长吴新雄主持会议,专题研究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关问题。
3月8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了主题为“伟德国际1916备用网址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构想”的记者招待会。
3月8日,我省组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机构。
4月13日,省政府召开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工作动员大会。
4月22日,省发改委向省政府呈报《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工作方案》。
4月23日,省发改委发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大研究课题招标公告,面向国内外公开招标。
4月30日,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工作方案》。
5月19日,省发改委发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大研究课题中标公告,公布10大课题20家中标课题组。
7月10日,省发改委在北京召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咨询会。
7月11日,由省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建设高峰论坛举行。
7月14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规划纲要初稿。
7月22日,省委书记苏荣、省长吴新雄向李克强副总理及国家发改委汇报,得到充分肯定。
7月23日,省委书记苏荣向温家宝总理作了汇报。温总理表示:思路有创意,规划有新意。
8月30日,省长吴新雄主持召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百亿斤优质水稻增产工程以及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
9月3日至4日,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司长范恒山率领国家发改委调研组来赣调研规划。
9月11日,省委常委会讨论审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9月14日,省委、省政府上报规划,提请审议。
11月6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专家审查会。
12月中下旬,国务院领导作出重要批示,请国家发改委会同江西省提升完善规划。
2009年
春节期间,省委、省政府就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向胡锦涛总书记作了专题汇报。
2月5日至7日,国家发改委地区司有关领导会同江西省发改委有关同志在北京商议确定规划提纲。
3月,省发改委先后3次赴京与国家发改委有关领导集中修改完善规划,并促成国家发改委来赣调研事宜。
4月14日至19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带队,率24个国家部委有关领导和同志组成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来赣调研。
5月,根据国家部委提出的意见建议,国家发改委会同省发改委在北京先后4次集中修改完善规划。
6月下旬,国家发改委正式向25个国家部委行文征求意见和建议。
7月下旬至8月,国家发改委会同省发改委在北京先后4次进一步集中修改完善规划。
10月21日,国家发改委第44次委主任办公会议原则通过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送审稿)》。
11月下旬,在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国家发改委正式行文报请国务院审议批准规划。
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鄱湖见证:赣鄱儿女的战略抉择
本报记者李冬明
鄱阳湖是江西的名片——它吸纳了全省94%国土面积的江河水,是我国最大淡水湖,是亚洲最大的越冬候鸟栖息地、具有世界影响的湿地,更是我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
江西最大的优势是生态——全省Ⅰ至Ⅲ类水质占总流量的76.8%;生态示范区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57.3%;“十五”期间国家规划的11个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中,江西占了两个。鄱阳湖是国内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
千百年来,鄱阳湖地区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农业社会,它“居于最重要的地位”,是“孕育近代中国戏曲的摇篮”和“近代中国文化的摇篮”。“一部近代中国思想史,正是一部鄱阳湖盆地文化发展史”……
如何把握大势,找准定位,从自身优势出发,谋求在全国发展战略中的一席之地,实施区域发展战略?“一湖清水”是江西绕不过的命题——
“像江西这样好的生态环境,在中国已经不多了,一定要保护好”,“要保护好鄱阳湖生态环境,使鄱阳湖永远成为‘一湖清水’”
江西“可以、也应当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有更大的作为。”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我省时的讲话,让4400万赣鄱儿女精神振奋。温家宝总理曾专门对江西的生态问题提出要求:“像江西这样好的生态环境,在中国已经不多了,一定要保护好”,“要保护好鄱阳湖生态环境,使鄱阳湖永远成为‘一湖清水’”。
鄱阳湖,美丽的湖,充满诗情画意的湖。作为亚洲最大湿地,它维系着国家生态安全、水安全,在维护世界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鄱阳湖还是长江中下游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地。鄱阳湖区域以30%的面积承载了江西近一半的人口,创造了江西近60%的经济总量。
然而,由于人口快速增长,以及人为的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原因,鄱阳湖流域曾一度出现水土流失、土壤退化、河道淤积、湿地面积减少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湖泊功能下降、生物资源衰减、水旱灾害频繁。靠天吃饭的农民因灾害频繁而生活水平低下。
历届省委、省政府都为保护鄱阳湖而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从上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开发水利,到广泛治理血吸虫病,到80年代开始大力实施的“山江湖工程”,再到本世纪初确立的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都为工业化时代的生态保育作出巨大贡献。
“治湖必治江、治江必治山、治山必治贫”。1983年,我省开始实施“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20多年来,山江湖工程让穷山恶水换新颜:全省森林覆盖率由31.5%跃升至60.05%,水土流失面积下降近三分之二,鄱阳湖湖体面积增加40%,直接带动500余万贫困人口脱贫。
进入新世纪,随着我省迅速迈进工业化中级阶段,鄱阳湖面临的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的江西,如何实现鄱阳湖地区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是生态文明时代提出的一个崭新课题。
“我们将义不容辞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坚决摒弃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为子孙后代造福,这体现了当代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008年3月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西代表团举行了主题为“伟德国际1916备用网址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构想”记者招待会,向全世界宣布江西这一全新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来自境内外80多家主流媒体、150多位记者就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定位、主要目标、鄱阳湖生态状况等踊跃提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精彩回答,令场内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省委、省政府深思熟虑、科学决策的结果。正如省委书记苏荣所说:“我们将义不容辞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坚决摒弃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为子孙后代造福,这体现了当代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007年11月,刚来江西工作的省委书记苏荣就马不停蹄地走访各设区市,熟悉省情。2008年1月18日,在全省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省社科院专家提出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试验区”建议,实现“生态立省”与“加快发展”的有机统一,统筹环鄱阳湖周边的发展与湖区保护,当即得到苏荣书记的高度肯定。1月24日,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联组讨论会,省政协委员提出“伟德国际1916备用网址昌九经济一体化”的问题。
同年2月22日,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决定成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领导小组,要求尽快提出经济区的规划大纲和要实施的重大项目。吴新雄省长说,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决策,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好”。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一构想,正式成为省政府一项重大决策。
2008年3月3日,在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一次会议上,我省25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建议: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去年以来,省委书记苏荣先后多次乘船深入鄱阳湖区调研,听取省直有关部门领导和基层干部的汇报,共同商讨对策,实施战术攻关。省长吴新雄等省领导也先后深入湖区调研,齐力推动。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中国履行环境责任的重要证明,对国家甚至对世界都将作出积极的贡献”
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提出,“石油可以被替代,但是水却没有任何替代物”,清洁的淡水将是今后用巨额财富也难以购买到的稀缺物质。
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保护好“一湖清水”,是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城乡统筹、造福子孙后代的必然要求,不仅关乎鄱阳湖地区、关乎江西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关乎我国东南腹地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改善。
研究表明,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好转的拐点出现在人均GDP3000美元至5000美元之间,而要在3000美元以下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专家称,江西人敢于在这方面实现新突破,展示了可贵的勇气与胆识。
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先后拜访中央有关部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求贤问策。让人高兴的是,所有专家学者都认为,将“生态”与“经济”统筹起来是一种大胆创新,江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构想,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切合江西省情。“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中国履行环境责任的重要证明,对国家甚至对世界都将作出积极的贡献。”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说。
2009年11月17日至23日,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在南昌举行;12月7日至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以期就2012年以后应对气候变化达成新协议。此前我国提出“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目标。显然,江西迈出了同世界接轨的步伐。
铿锵足音:千秋伟业的汇智行动
本报记者何宝庆
2008年3月8日,江西“两会”代表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构想第一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2009年12月12日,这个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的伟大构想变成现实: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铿锵求索路,步步见证精彩。从规划编制、完善到上报,凝聚了江西人民的心血,体现了江西人民只争朝夕的实干精神。
重视程度之高、各方面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渴望加速崛起的4400万江西人民的共同愿望;国家主体功能区的规划,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了机遇;而党中央、国务院对江西的殷切关爱和期望,则成为江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直接动力。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编制之初,就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2008年7月,温家宝总理在听取我省有关汇报后表示:思路有创意,规划有新意。李克强副总理也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从规划方案看,思路清晰、方向明确,很有支持价值。
9月3日至4日,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司长范恒山率领国家发改委调研组来赣就规划进行调研,并建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须立足于国家层面战略予以编制。根据调研形成的意见和建议,我省在大约10天的时间里,再度对规划进行了完善并最后审议,上报国务院。
12月中下旬,国务院领导作出重要批示,请国家发改委会同江西省提升完善规划。从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上升到了更高的平台。在国家发改委牵头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再度经历了从确定大纲、调研论证到反复修改精心编制的过程。
今年5月初,省委书记苏荣发表公开信,就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一系列事关江西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问计于省内外朋友,引起热烈反响,一个多月时间内,共收到各类建言4.2万条,网上跟帖6万多条……
参与调查研究的规模之大、层次之高,前所未有
2008年3月8日,省发改委迅速成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机构。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科学规划,我省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筹划之初,就超常规地确定了“三个层面同时展开、三支力量统筹使用、三大成果一并形成”的总体工作要求——三个层面同时展开:即同时进行课题研究、规划编制和重大建设工程前期论证和推进工作;三支力量统筹使用:即对应三个层面统筹使用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相关企业的力量;三大成果一并形成:即形成10大课题研究成果、“1+18”的规划体系和100个以上重大建设工程。
4月14日,在南昌召开的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工作动员大会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规划构想吸引了与会者:把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生态优良、经济发达、城乡协调、生活富裕、生态文明和经济文明高度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区。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既是对以往发展战略的继承,也是对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的提升。
4月23日,省发改委、省社科院联合发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大研究课题招标公告,设立10大前期研究课题,面向全球公开招标。具有高度挑战性的课题招标,引起了国内外科研院所的高度关注和浓厚兴趣。经过公正、公开的遴选,5月18日,65个竞标的课题组中共有20个最后中标,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中国社科院以及美国密西根大学等国内外高端科研机构。
在短时间内,中标课题组形成了400多万字的高质量、高水平研究报告,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撑。
在短短的20个月的时间内,省发改委先后组织召开了10多次省内专家学者、国家级专家学者征求意见会、座谈会,广泛听取并吸纳了专家学者宝贵的意见建议;组织召开了10多次省直有关部门、有关设区市的征求意见会、工作衔接协调会,各地各部门作为重要参与者,及时有效地提出了许多可行的意见建议,齐心协力加快了规划编制工作进程。
规划编制工作者用心之精、倾力之勤,前所未有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一个好规划是关键。
从去年4月底草拟规划大纲,到9月省委、省政府上报国务院,再到今年国家发改委全面介入规划提升完善,在短短的20个月的时间内,规划文本至少经过了40多次大大小小的修改。规划内容从6个章节,逐步丰富到送国务院审议稿的9个章节,不仅确保了规划科学,而且论证缜密、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
2009年,元宵节刚过,我省规划编制的骨干力量就集中时间、集中地点,历时半个月充实完善规划;端午节前后,规划编制人员在京修改规划文本,有的同志连准备中考、高考的孩子也顾不上。
边规划、边论证、边推进——我省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过程中强烈的先行先试意识,不仅体现了江西在富民兴赣征途中的创新精神,而且生动地展示了江西人民实干奋进的务实态度。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这意味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不仅仅关乎江西一省的发展,而且将对中部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最能直接体现这一点的是,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定位的提法上,我省最初确定的是:生态文明示范区、新型产业聚集区、改革开放前沿区、城乡协调先行区和江西崛起带动区。而最后送审稿则提出,要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和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权威声音
国家战略凝聚人民智慧
姚木根(省发改委主任)短短20个月时间内,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从构想到上升为国家战略,得到了全省上下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规划编制规格之高、参与力量之大、推进速度之快、成果之丰富,前所未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编制之初,就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等相关国家部委的关心和支持。尤其在规划上报国务院之后,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对规划进行了反复论证和修改,使规划内容不断丰富、完善和提升,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巨大的心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党和国家赋予江西人民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
科学发展提供江西样板
傅修延(江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鄱阳湖地区处于我国东西部的接合部,在这一地区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与路径,具有扎实雄厚的前期基础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可望为国内其他地区的科学发展提供江西样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必须从省情、国情出发,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在破解问题与矛盾中不断前进,努力探索与总结发展经验;必须注重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不断取得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跨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取得各方面的支持,集中各层次的力量,发挥各地区的优势。
立足鄱阳湖着眼全流域
王晓鸿(省科技厅副厅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我省实施25年的山江湖工程,成为江西生态经济发展的奠基工程、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工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是山江湖工程的延续与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包含了两大内涵,一是立足生态,着眼经济发展,二是立足鄱阳湖,着眼全流域。江西保持如此好的生态环境,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多年来实施的山江湖工程。建立和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其目的还是立足生态建设,进一步保护好江西的青山绿水。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不仅需要立足鄱阳湖,更需要着眼于全流域。如果说,过去伟德国际1916备用网址是着眼于鄱阳湖流域的话,现在则需要跳出鄱阳湖,立足于长江流域来通盘规划和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鄱阳湖保护进入新境界
戴年华(省科学院研究员、省生态协会副理事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纳入国家战略,这将带来政策、项目、投资等各类经济要素的加速聚集,进而成为江西省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同时,鄱阳湖湿地又是我国首批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七块区域之一,在全球迁徙候鸟和长江江豚保护方面具有重要地位;目前鄱阳湖中的长江江豚数量约占整个种群的1/4。另外,鄱阳湖水量占长江水量的15.6%,是洄游性鱼类、珍稀水生动物的繁殖场所,也是保障长江中下游水量平衡、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不可缺少的屏障。为此,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对保护鄱阳湖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
低碳经济试验区新探索
傅春(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当前,低碳经济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新发展模式备受推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具备成为全国低碳经济试验区的资源、环境、产业、基础设施和城市化基础,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打造成为我国低碳经济的试验区,无疑将成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最佳试验区。这是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江西绿色崛起、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是在大江大湖流域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伟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