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公告栏
信息动态
时政要闻
他山之石
资料下载
 

经济大势的变化 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

2010年01月11日 09:06 佚名 点击:[]

经济大势的变化

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这一年我们的经济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取得的成就都是亲身经历的,今年遇到的困难我们也正在经历。所以这两件事情都是真的,问题是怎样把这两件事合到一起来看,得出对今后一个时期对经济走势的看法。

我准备了四点内容与大家共同探讨:

第一,为什么从2007年年终以后,持续多年的“低通胀、高增长”的增长模式就结束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从哪里来?

第二,我们讨论中国经济和国际联系在一起的汇率机制。我和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个机制形成当中的问题导致了2007年年终以来较高的通货膨胀的压力。

第三,我们会进一步追溯汇率形成机制为什么曾经没有那么严重?固定的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为什么过去没有严重影响到中国的经济?为什么从2003年以后影响就开始变大,而到了2007、2008年就构成了一个较大的转变?

第四,我们对2008、2009年的形势做一个评估,对今后的发展趋势做一个讨论。

一、通货膨胀的压力从哪里来?

2002、2003年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基本在2%左右,2004年高过一阵很快就调下去了,但是2007年CPI往上冲,到年终以后就展现了完全不同的态势。2007年半年不到由2%的水平上升到8.7%。根据经验我们知道,通货膨胀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产品价格往上涨,二是隐蔽的表现形式——隐性通胀,就是价格不动,东西没了。比如,一段时间内,电供应不上,汽车加不上油就是隐性通胀的表现。伟德国际1916备用网址物价总水平的变动和上涨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解会带来不同的治理的重点。在座的各位可能各有各的看法,这就是经济现象有意思的地方,同一个现象大家会有不同的解读,有不同的解读就会有不同的行为方向。

第一种解读是一个结构性的物价上涨。它的含义是什么呢?也就是我们的物价不是普遍一窝蜂地涨,而是有的涨、有的落。涨的比较明显的是食品、农产品,特别是生猪、猪肉。国际上流行的非核心的指数,而价格涨得并不高,有一些商品价格还是往下跌。比如说北京的地铁票,就是市财政贴钱把价格降下来。所以,目前这个5.8%不是标准意义上的通货膨胀,是中国物价的结构性的变化,是结构性的上涨。

第二种流行的看法认为是有成本推动的通胀。最重要是不同部门产生了经济解释,比如我们说农产品出了问题,农业部长就不高兴。因为中国农业连续四年丰收,粮食四年丰收,你怎么说我出了问题?我出问题是因为有成本顶着我。因为化肥涨得很凶,劳工的工资也涨得很凶。所以对一个部门来说,物价涨不是出了问题,而是成本顶上来的。这种说法很流行,看起来也很有道理,因为价格涨,成本就跟着涨了。

在座的很多公司都有自己的成本,成本涨了,你的价格是不是有往上走的压力?如果不往上走,利润空间就薄了,甚至经营要亏损了。但是我个人认为,成本推动的解释是一个现象的描述,它并没有回答一个问题:成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别的把产品的价格顶上来?经验告诉我们,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成本都会推动价格上涨,有的情况下能推起来,有的情况就推不起来。举一个例子。我们国家是相对价格,总有一些东西价格会起来。这些商品的服务价格起来,都是别人的成本。但是为什么过去几年,个别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不能把价格总水平顶起来了呢?从个别的成本变成整个的价格水平变动之间,有一个重要的条件被这个“成本推动”学说忽略了。我们做一个试验,假如我们口袋里的钱是给定了,不能再增加了,成本能不能把价格推动起来?推不起来!只要杯子的价格涨起来,麦克风的价格就得下去。因为大家的购买力有限,你购买了个杯子,麦克风也学就不能买了。不可能说杯子涨,麦克风也涨,虽然他们有成本关系,但是推不起来

只有一个情况可以推起来,就是大家的购买力和货币源源不断的升,离开了这个条件,成本推动价格上涨不成立。前几年也有价格上涨的例子。最夸张的例子是“非典”,突如其来的病谁也不知道怎么治,然后就说熏醋可以治疗,一下子醋的价格不断上涨,广州的醋涨到了平时价格的70倍,它是相对价格的变动。醋贵了,很多人就不出门了。所以成本推动最大的毛病就是忽略了成本在什么情况下推动物价,这个条件一定是有别的因素。我认为的因素是money,货币。

跟成本因素相近的还有一个解说,就是油价。全球油价从二、三十美元一桶,现在差不多到140美元一桶,史无前例。当油价涨了以后,境内的所有东西都在涨。我们的原油一半要进口,我们的很多矿石要进口,我们的很多重要设备要进口,所以带动了国内的上涨。这叫做输入性通货膨胀,就是说这个通胀不是内生的,跟我们国家的政策、经济没有很大的关系,完全是因为国际油价波动引起的,国际油价还带动了粮价,因为搞生物能源。

那么,全球什么情况下一个商品可以推动所有商品价格上涨呢?为什么过去几年石油价格也有起落,为什么那个时候就不能把别的东西顶起来?

我们看一看2007年不同国家的通胀指数的排列,最高是缅甸,其次是津巴布韦,津巴布韦通胀是百分之几百万。津巴布韦吃饭的时间很短,数钞票的时间很长。缅甸最高,最低的是日本。同样的油价,同样的全球粮价,为什么各国的通胀率不同呢?说明一定有些因素在同样的全球油价和同样的全球粮价的情况下,各国的通胀指数是有很大的差别。你可以百分之几百,也可以百分之四、五十,也可以几乎是百分之一到二。那么我们要问为什么会这样?如果全球定价都是140美元,120美元,为什么通胀的指数会不同呢?所以,你说输入我也不反对,因为全球的经济互相都有影响。但是我认为这输入性通胀的说法还是忽略了最关键的条件,这些关键的条件是以国别为基础,各国不同的经济政策、不同的安排、不同的经济形势会带来不同的通货膨胀率。所以光说输入没有根本回答问题。

第三种观点,就是我认为的货币。我和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是货币的问题,也就是货币供应量偏多流行性泛蓝带来的结果。在任何情况下,只要货币总的供应量偏高了,高于经济增长的水平,价格总水平或迟或早都会推高。

2007年这一波并不例外,按照这个思路查,你会发现我们国家的货币量和流动性。所谓流动性,资产有不同的变现程度,变现程度最高的资产是变现金。比如说房屋的流动性差一点,想花钱必须吧房子卖掉;股票流动性高一点,因为你觉得不好,打一个电话就抛出去了;银行的短期存款流动性次高等等。总之,货币偏多,流动性的资产总量偏多,相对于商品服务的供应量,如果涨得比较快,一定会带来通货膨胀的结果。

所以中国词“通货膨胀”我表扬过很多次,非常准。通货不是任何的“货”,不是猪肉、不是米、不是石油、不是粮食,通货是流通中的货币,老百姓讲的“票子薄”。票子相对商品不值钱了,一定是票子偏多流动性偏多的结果。经济学者有一种说法:货币主义。2007年物价水平从2%扩到8%,它一定是货币供应量里头有问题。如果你们愿意考虑这个说法,你们就要跟我一起再问一个问题:中国的货币量为什么偏多呢?什么因素影响了货币量呢?货币是总量,是流通中的钱,其实我们谁也没有看到这个总量,很难观察。因为我们对自己口袋的钱知道的,一般对别人口袋的钱不知道,不容易知道,不好意思去知道。如果见了面就问你口袋有多少钱,这不符合规矩。至于每个社会成员,每个家庭,社会组织,包括政府,这个钱的总量,我们没有多少人有直观的概念,但是按照货币主义经济学派的思维,恰恰对这个变量非常重要。

货币总量的问题到底从哪里来?

货币量为什么偏多呢?中国几千年都是用贵金属做货币,白银做大宗交易,铜钱做小交易。贵金属本为的货币时代早就结束了,那个时候从来没有听说过通货膨胀,为什么呢?因为那个货币不容易增长。贵金属的分布、开采,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甚至在今天的生产水平下都不容易年度之间发生大的变化,增长率非常慢,不会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所以在贵金属为本位的货币时代,我们的先辈们是没有通货膨胀这个痛苦的记忆,因为货币供应量不会上去。当然在贵金属时代,地区和地区之间会引起贵金属货币量的进出口。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一个地方的贵金属大量的外流,这个地方的经济就要萧条;反过来贵金属流入的国家和地区,价格指数就会上涨。

贵金属货币结束之后,第二个货币时代叫可兑换的法定货币,即政府印钞。政府承诺这个票子分分秒秒可以兑换贵金属,最早的美元就是这么一个货币,可以到美国的任何银行机构换到贵金属。所以最早的钞票就是以可兑换的贵金属为本位,这个进步是方便做生意,否则背着贵金属做生意很困难,所以后来就发明了纸,承诺到任何时候,任何一个分店都可以换银子,叫银票,这是第二个货币时代。

研究通货膨胀的历史学家发现,这个时候通货膨胀开始抬头。因为你到底有多少库存的金子和印出了多少凭证之间,在这之间凭证是可以做手脚的。你可能有100两银子,但是你可以印出150两的银票。所以这就叫货币凭证的缩水。所以在法定可兑换的货币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的危险已经过来,最大的危险就叫做法定不兑换货币,就是这个钞票就是凭证之一,背后不以任何的贵金属为本位,就以政府的信用做本位,你相信就用,不相信就想办法。

那么,进入这个货币时代,全球人们普遍就开始经受通货膨胀的蹂躏,政府因为各种原因很容易把票子印多了,天下很多政府为了对付自己的财政需要,无论是奢侈、讲排场、战争还是财政性的其他开支,最方便的办法就是多印票子,最后导致通货膨胀。

二、汇率形成机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货币只要偏多,物价总水平一定会上升

1993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其中最重要的条款:财政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向人民银行透支。这是长治久安的一个基石,一个政府先要把自己管住,先管住发债的总规模,再管住不得向人民银行透支。一定要有稳健的发展政策。要发展经济,服务经济,增加税收政府才有开支,不得到其他的歪门邪道去动主意。

法定不兑换货币最重要的就是政府要自律,中国把这件事变成立法,不得透支。如果说2007年以来这一波物价总水平上涨是跟票子偏多有关。那么票子怎么多起来了呢?这就涉及到这几年出现一个新的情况,就是中国财政性超发票子把传统的窟窿堵上,我们在不经意之间,又开了一个新的口子,这个口子我们原来不知道,不知道这个东西可以变成票子,这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汇率。就是人民币兑换外币的比率,特别是美元兑换比率这里头开出新的人民币增发或者超发的口子。这是一个新的情况,某种程度讲也是中国融入全球的一个标志。

追溯汇率的形成机制

1993年除了压通胀,宏观调控,还做了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人民币汇率的改革。汇率就是几块人民币换一美元,但是过去,这个事情是政府定的,行政定的。政府过去多少年定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时候,有一个倾向,跟当年50、60年所有发展中国家都是一个现象。认为把本币币值高估,就是把人民币对美元的底价定的让农民币贵一点。官方汇率是高估本币币值,只一点有点复杂,为什么要高估本位币值呢?任何外国货,工业发达国家的产品进中国,用人民币表达的时候就偏贵,这样进口就会被抑制,抑制就会为国内腾出一个市场,让我们所谓幼小的民族工业可以有一个国内的市场。否则的话,他的规模早就达到了,成本很低,产品可以长期进中国,五六十年代都有一个经济发展战略,叫做进口替代战略,从而来培养自己的国有企业。

所以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二元多人民币换一美元,到1993年,是5.3元人民币换一个美元,1993年的时候中国因为已经改革开放,又搞了一个汇率的双轨制,所以无论哪一家公司,创100块钱的外汇,20块钱留存,留在自己的公司用。留着进口设备,如果吧要进口设备,你把这20块钱的美元的额度,拿外汇调剂市场试试运气。因为很多工厂要进口设备,又没有外汇额,国家又不批给他。这个时候怎么办?你用人民币来买,这就叫人民币调剂中心,人民币交换中心、外汇交易中心。全国大约有120几个,这个东西形成了第二个价,就是人民币兑美元市场。就是很多人要美元,美元就贵。很多人想要人民币,人民币就贵,所以它是浮动的。1993年的时候,中国的汇率很有意思,官方汇率5块多,市场汇率8、9块,有的时候会涨到10块钱,朱镕基当时面对这个形势,就决定汇率并轨。为什么搞汇率改革?目的让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上打通。因为这个时候,中国已经不是50年代初期,工业已经起来了,我们的竞争力不强,如果不进行全球的竞争,竞争力永远不强,关起门来越保护越落后。所以当年一个战略,就是加入WTO。而WTO的条件控制汇率,汇率由市场决定,所以1993.1994年的汇改,就是把官方汇率并到市场汇率,中国就形成一个汇率。这个事情大家历历在目,五元多的官方汇率贬到八元多,最高测定到九元出头,最后形成稳定的汇率8元多,这件事情对中国假如全球化意义深远。

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汇改没两年,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从1997年7月2日开始,周边国家的汇率一个一个失手,纷纷大幅度贬值,从印度尼西亚开始一直到韩国,国际形势又是一波动荡。因为哪一个国家贬、哪个国家就会少受这个危机的影响。那这个时候国家为了自保,你贬我也贬,这时候,全世界就看着中国,你还继续贬值吗?如果你不贬值,周围国家贬,出口就有压力;你要贬的话,别人对你的贬做反应,金融动荡又要持续。

所以当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人、德国人、欧美等国家到中国来劝,说中国人民币能不能不贬值。当时的中央权衡利弊,承诺人民币不贬值。所谓中国是负责的大国,这事件是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我们不贬值,承受了压力,其它国家就不会跟着贬下去,就稳住了整个金融,对稳定亚洲金融形势做了贡献。但是带来了副产品,我们原来目标的、浮动的、变动的反应市场供求的汇率体制就变成了一个没有宣传的、顶住的汇率,变成了8块2毛的人民币换一美元,就变成一条平线不动,这个不动就变成一个类似的固定汇率体制。

固定汇率有什么好处?

一部分经济学家,也是我认为很优秀的经济学家是肯定固定汇率的,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讲。有的发展中国家乱发钞票,只要乱发钞票,这个国家经济就会出现问题。比如说津巴布韦,就守不住固定汇率,因为乱发钞票,津巴布韦的本币兑美元的比例大幅度都贬掉了。美元是一个稳健的货币,美元稳健就不能乱发钞票。如果乱发钞票,就守不住固定汇率,所以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固定汇率是对多数发展中国家好的一个制度,因为等于是一个外伸的纪律,就不能乱发钞票。

应该说美元是一个好货币,1997年以后,美元本身开始不负责了,你挂上它,就被它拖了。这是当年没有料到的,没有像今天看得这么清楚。

还有一个看不清的是汇率一固定,中国的生产力、进步率没有固定,使得中国的生产力大幅度的上升。生产力提高了,等于交换的筹码上升,就是升值了。如果生产力在提高,汇率不变,等于生产的东西越来越物美价廉,物美价廉的结果就是往国际上真货,顺着越来越大,最后就转成人民币改革的一个基础。

下面用数据给大家解释一下:

中国制造业的生产力的进步率,不是生产力的绝对水平,是生产力的变动率,从1997、1998开始高于美国制造业生产力的变动率。

很多人怀疑,中国的生产力怎么可以和美国的生产力比呢?一个美国人一天生产的东西,绝对比中国劳动力生产的量要大。但是变动率是怎样?变动率是我们上升得比美国快。美国工人一天生产10瓶水,但是第二天可以生产20瓶水吗?答案是不能,因为生产力水平很高了,最多再增加1瓶水,也就是说11瓶水,进步100%。两瓶水的绝对水平还是低于11瓶水,但是进步率,生产力的进步率变动率要高于美国。这就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我们都见证了、经历了、参与了这个过程。

我们看一看综合要素生产力。综合要素生产力提高得更快,资本、劳动、土地、技术带来产出的提高,中间会发现生产函数里面有一个因素很有意思,就是效率提高带动了产出,因为有一部分产出是不能用投入解释的,而是用投入的效率解释,这部分效率带来的增长率,我们在1996年到2002年期间,年平均增长6.8%,而发达国家最高是3%。是我们的统计数据有水分吗?不是的,我们的数据很可靠。

中国的生产率和进步率为什么会这么高?

1、起点非常低。

这一点是国际竞争以后发现的,我们原来以为开放就是人家来,没有想到开放是有来有去,什么东西去呀?凭什么去呀?发现我们要素价格低是一把竞争的刀,从来没有发现过。什么叫要素价格低?就是工资低、没有想到关门和开门同样穷,含义不一样。关门的情况下收入低是穷;开门的情况下,收入低是工资低低,工资低是竞争力。这件事美国最注意,因为每年对华贸易都是赤字。2002年派了一位经济学家做了一个调查,回去以后就说找到了原因了,中国工人制造业一小时工资64美分,美国工人同一年制造业小时工资是21.1,中国工人工资是美国工人工资的3%。美国人发现了问题,因为中国工人的工资太低了,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全世界开始关心中国工人工资,最希望中国工人工资涨起来是美国人,因为再不涨他们受不了。

2、中国的组织成本低。

要素不会自动变成产品,要素变成产品要经过组织。中国过去的问题是要素价格很低,农民收入低、工人收入低、技术员收入低、干部收入也低,但是我们的制度很贵,我们的计划体制很贵。贵到好多事情你不可以干,不但不可以干还不能想。中国的制度成本、组织成本原来是非常高昂的,中国货为什么厉害了呢?组织成本下降,改革降低了制度成本,开放让中国这些组织参与全球竞争,我们开放市场,我们改动了原来的体制,刺激了从来没有过的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这些东西降低了中国的制度成本、降低了中国的组织成本,然后才使要素低价格发挥作用。

3、质量、素质的提高。

中国人可以学习,中国哪一个阶层的人都需要学习的。农民再穷,只要有可能就要读书。中国是一个穷国办大教育,这一点我去印度对照才知道,印度会算计的人口比例很低的。印度的菜市场,做生意的人也算不清楚,讲也讲不清楚。十个卢比4根黄瓜,给了二十个卢比半天想不出找你多少,陪我去的印度人就告诉我,他们就是这样的。他到中国北京来就很吃惊,中国的小贩算帐算得很快。

“海归”这个词古汉语里是没有的。现在清华、北大的留学生都知道,回来晚了不行,要早回来,回来晚了第一买不起房子;第二没有好位子了。中国成为了世界留学生最大的派遣国,一批人回来了,一批人没回来,后悔了。但是至少你可以看得出来,中国人在学习变量上的投入,无论是民间还是政府都是惊人的。另外经济学家非常看中终身学习,边干边学。农民一边打工一边参加培训的人我访问过,蛮感动的。工资低一点他也参加培训,他知道我不是一辈子都打工,我得学一点什么,将来走下一步。

中国民间企业家的学习,开始就是走出国门去抄。日本人当年走到哪里照相机就拍到哪里,走一步拍一个,有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发回总部研究。中国人最直接,买回来就拆,拆了就琢磨,琢磨就是仿照,开始不像,后来就慢慢像了。人是会学习的,人有学习能力,这一点是传统发展经济学最忽略的。中国人的学习是很广泛的,一家上海的汽车公司同时跟三家外国公司合作,欧洲的、日本的、德国的,一家对三家,把所有好公司都学了。北汽、广汽都是这样的模式,杀做一团,试试看。中国人有没有信心?你越没有信心越不用关门,不用怕!中国人很厉害!开始学习曲线都是很平的,先描红,抄一点。所以美国人的知道产权天天叫,没有办法,谁让我看见了,谁让我们有学习能力呢!正规学习、在职学习大大提高了中国人的水平,最后就体现在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的改善。

4、自己创造,肯学习。

昨天我和国资委的吴明辉老主任到新余看了太阳能硅的项目。吴主任说:“这种120亿投资的项目,15年前要国务院总理当总指挥。”现在的中国,工业项目像长蘑菇一样。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习,知识普及了,所以现在的技术人员、第一线的生产工作、工程师、经理都判若两人。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问题就是两个变量咬不到一起。盯住了汇率,加一个不断上升的生产率和进步率咬不到一起。生产率、进步率越高,实际上市值交换筹码就越高。大家都知道一年生产5亿件衬衫就可以换一架飞机。如果生产力提高了,一年能生产8亿件衬衫,不要一年的劳动力就可以换一架飞机了。原来一年生产5亿件衬衫,现在一年可以生产8亿件衬衫,是不是同样的中国人一年的劳动力可以换一架半飞机?中国和美国的道理是一样的,你生产率、进步率比它快,交易筹码就比它大。交易的筹码大,我们按原来的算,就便宜了对手。应不应该升值?我们等于把物美价廉的东西送给了你,送出来的结果就是连年的贸易顺差,更广泛一点叫经常向下的顺着。生产开放生产力进步,中国人民辛辛苦苦,又肯吃苦,又耐劳,又肯学习,最后变成国际收支表上“双缺口”,贸易顺差,投资也是顺差,这点全世界都没有。

德国人造东西造得好,贸易经常是顺差。但是你查他的帐,大量的资本出去了。我们少有,贸易顺差,投资向下也顺差。投资环境改善得快,生产力提高得快,全世界的资本往你这里来。去年胡锦涛总书记在财富论坛说:“改革开放以后,7500亿美元进入中国。”那是带着技术、带着管理、带着要素进来的,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最大的国家。发达国家最吸引外资是美国,最好的是华尔街。

就在这个条件下,7500美元进入中国,是好事吧?是好事,好到我们受不了。为什么?进来一块美元,8块多人民币要出去呀。无论中国公司赚来的顺差,还是外国公司进入中国的直投。美元进中国,在中国不能花美元,这个我们都懂。那么他们在中国怎么花呢?结汇,到中央人民银行结汇。这个钱商业银行给了企业,借了还,还了借,还有一个乘数,就是这个形势把中国的货币形势改革了。从朱镕基一上来的高通胀压到通缩,货币已经收干净了吗?但是我们连年不断的固定汇率或者内部盯住美元的汇率,加上生产力的进步,我们在国内就酝酿一个越来越高的货币形势。

这些反映到数据上,我们来看看:

第一,日益对外不平衡。

我们先看右边的纵轴,用白色的虚线来看,就是每年经常向下,中国出口、进口相减,那个进的就是我们赚到的钱,右边的轴是GDP的比例。我们2007年占到当年GDP的11%、12%左右。这是什么概念?我讲一个参照系,日本当年经常向下的顺差最高占年度GDP比例没有超过4%,而我们是12%。这个顺差的力量是了不得的。这个力量,我已经讲了,每块钱进来都是人民币出去了。所以央行这两年忙,基础货币发出去,这头又收回来,叫回收流动性。这个钱出去一定会形成货币形势的不平衡。外国消费都当然喜欢中国货,物美价廉。可是外国也有生产者,华哗哗的走货他就要收缩,就要关门,就要失业。那外国经济,作为社会来说,要不要对中国作反映?要不要影响他的政治结构?要不要影响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为什么变得这样的紧张?道理很简单。你哗哗的走货,它的经济平衡就要出问题。我们占到GDP的12%,全球历史上没有大国出现过这个比例。

第二,外汇储备。

到今天,外汇储备占我们当年年度GDP的45%。大家一看会认为是个好现象,因为中国产业没有竞争力,我们多年都没有创汇能力。可是外汇多了就变成高风险。因为外汇只能买外币,外币只能买外币资产,怎么买?买什么?多少年来,我们都是买美国联邦担保的长期国债。我们认为美国的资产是最好的资产,全世界多少年都是这样看的。但是偏偏在中国大量增加储备的情况下,美国遇到了重大的金融市场风险,美国的资产价格开始不稳定。中国现在希望美国救市,把7500亿美元投进去。但是投进去以后,会更麻烦,为什么呢?因为它是财政赤字,现在已经有上万亿美元的赤字了,再加上7500亿美元?所以里外都很困难:不出钱市场稳不住;出钱财政会出现窟窿变大。所以温总理去年在新加坡会议上表示,现在中国的外汇储备变成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压力。最简单,就是我们的投资能力跟我们的吸收外汇进来的能力不匹配。

有钱好不好?好。但是有钱没能力投资比没钱更糟糕。这跟普通的家庭是一样的道理,没钱不会想那么多,没有各种大灾难,有钱没有投资能力灾难就来了。国家也是一样,早些年中国是没有外汇储备的,中国人的观念是落后的,大家都是滞后的。今天,外汇储备在脑子里还是没有什么概念。我们的外汇储备2万亿,现在成为了一个大麻烦。而且天天总,中国银行帐上每天有26亿美金。这个储备现在变成什么呢?你买什么?你放哪里?这成了一个问题,我们现在买美国国债不行,很危险。因为美元在贬值。现在中国债主,美国是债务人。中国、中东、日本、俄罗斯现在是美国的债主。债主拿美元借债,债务人却决定美元贬值。这游戏好玩吗?最近华尔街下来,很多中国金融机构说我们抄底呀!可是雷曼兄弟的帐中国人有几个看得懂?你看不懂帐去抄底?结果是会把自己抄了。投资能力和你积累外汇的实力不匹配,就变成了一个新挑战。

第三、物价上涨是因为有需求。

什么是需求?就是用货币表达的需要。现在中国收入总水平上涨,大部分的家庭都远离了温饱。大家都想住得舒服一些,但是这个受货币的制约。当货币能表达这个需要的时候,房地产的价格就上涨了。现在中国在房价上分成两大集团:买了房的就希望涨高,没买的希望低。背后有什么问题?漫游的购买力,由于任何随机的信号、偶发因素,集中到哪个市场,哪个市场就会出问题。中国特殊就特殊在这个地方,过去没有那么多钱。我刚才讲国家的困境也是每个人的困境,手里的钱跟你的能力,跟你的心理的成熟不匹配。钱一来,房地产没有调下去,股市倒升温了,一年来,从1千点涨到6千点,上市公司的报表越来越好看,业绩好看。前后左右都在发财呀,开始很多人不相信的,越看越相信,最后都不能控制自己了,大家都来炒股。这个财富诱惑,让我们上亿人成投资者。中国是年轻的国家,一波一波地来,很多人在股市中消失了,但是还有一波新的,“财富险中求”就是这样的概念。所有股评家说6千点、8千点、1万点,股评家讲的是大家想听的话,是希望,离开基本面已经很远了。我住在的院子里,5200点劝出来一个,一个礼拜又进去了,天天数着钱说自己亏了,这个代价让很多人都破产了。赚过快钱的人很难回到现实世界中来,而且再也不能定下心好好做事,所以优秀公司的老总不准他的核心团队参与炒股,道理就是这样:人的心理是不可逆的。很多人做过期货再也不想做股票,做过股票再也不想做实业。

经济学家讲到收入最大化很多人没有听懂,收入是终身最大化的。那些以为1千2千块钱就能最大化的人一辈子赚得钱很少,一辈子都在疗养当中,都在想当年的辉煌(辉煌也只有一、两年)。卷进去就进去了,背后谁做怪?货币!哪来那么多钱呐。最后是冲击了CPI,三大行业、九大行业、房地产、股市,囊括了所有投资的项目都离谱了。这两年项目也多:古董、开挖、基建,中国制造也很强,中国仿制能力很强。中国的古董、字画,哪一个项目似乎都可以投资。我作为经济学家可以理解。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供应是有限的。中国的古玩市场也炒活画家。7千万一幅画,作者才40岁。这当然激发很多人画画。这表明中国艺术会有一个高峰,这是好的。但是从投入的角度上看,这个风险很大的,他才40岁,一幅画标价7千万,要对这个价格有反应了吧。他天天画,从早到晚画,还是有限供给吗?作为经济学家要把这些现象串起来看,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道理,每个投资品价格暴涨都有它的道理,但是,共同特点:就是货币偏多,流动性泛滥。但是它不是财政透支来的,是我们固定汇率、盯住汇率加上生产力来的。62%的家庭恩格尔系数超过了40%。不管什么原因,最后CPI一冲上来,不是经济问题。各位对猪肉、粮食价格问题不敏感,很多人认为高估了通货膨胀,没有那么严重。你不是政治家,你没有站在那个角度上去看,CPI涨到那么高对很多普通家庭来说是很大的问题。

现在说回落,我们可以看到食品指数还有十个增长点。这是今年8月份与去年8月份同比,很严重的问题。1988年那一波高通胀最后怎么解决呢?第一,是在物价管制下。第二,如果不采取措施很快会冲上去。你看周边国家,俄罗斯百分点之二十几,越南百分点二十几。很多人说没有承受能力,问题是那个风险的概念是什么?有多少家庭达到了这个水平,要不要做反应?不但CPI高,PPI也高,为什么股市不行?各种偶然的因素、超高的因素会下来。但是其中有一条基本面变化。PPI上来,企业成本上来了,利润削弱了。你看今年整个财报,整个发电行业不用讲,所有行业,包括进出口行业,利润都削弱了。

公司能有生产力,能坚持下去吗?如果公司不行,还投资什么呢?所以这个事情是强制性的,等于是把我们多少年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强制进行调整。北京的很多讨论误导了问题,升值多少是合理?很多专家很多不同的派别都在算。政府能控制的汇率是名义汇率,控制不了真实汇率。当名义汇率不反映政治供求,经济、市场的力量会强制把名义汇率升起来。官方汇率不升没有用,为什么?很简单,过量的货币进来了,汇率不升顺差增加,顺差增加人民币放多了,放多了物价指数就上来了,整个出口产品就上来了。

2004年我们下不了决心升值,2005年7月发现不行了,决定缓步增值。但是我个人认为,缓步升值不如一步到位。因为,第一,激起全球对人民币升值的期望值,伟德国际1916备用网址钱进入中国。第二,缓步升值给产业界发出了信号,表明这个产品可以增长。所以出口企业的调整步伐就比较缓慢,以为靠一比八,还可以出,只要一比八能算账、能盈利就和继续扩大产能。最后等到强制实行的时候,就出现了今天这个局面。

四、2008、2009年经济形势和今后发展趋势

第一,国内的通胀一定要采取从紧的政策。10年没有提的从紧政策,去年开始提从紧,我个人的看法是已经不是很适时了。偏多的货币早就已经出现了,本质上是汇率机制改晚了,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但是出售总比不出售强,同时人民币增值加快。所以,中国要么不动,要么就两手一起动。两手一起动,汇率也升了,成本也顶你了,然后银行又收缩贷款。所以,整个两个三角洲就开始减速,调整就是强制的。

这次与广东省长一起开会,我说广东早年不是做出口的,是做内需起家的,叫经济北伐,所有境外的产品都是从广东来的,所有的服装都是广东去抓获来的。曾几何时广东变成了出口导向呢?它的外贸依存度达到6%,出口依存度就达到了91%,怎么来了?就是固定汇率。可是这个消息,这个参数没有反映市场灵敏的变化,反映中美两国生产力相对变动的趋势呀。所以什么叫好?什么叫坏?最后什么叫对企业好,这一次我们看得很清楚。

在中国进行强制调整的时候,美国次贷危机了。你说它哪里来那么多钱?金融创新是一种机制,把银行的钱借给没有还款能力的家庭。但是我要部,钱哪来的?储蓄率差不多为零的国家,年轻人都透支未来的国家哪里那么多钱给油印的家庭户去发房贷呀?答案是借来的,都是谁借来的呢?向各个国家,包括中国。所以,实际上我们做了贡献。格林斯潘说:“100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包括1929年和1933年。不可能不影响实体经济,不要以为光是华尔街的问题。”美国是服务业占绝大比例的经济结构,房地产、金融都是大行业。一出问题,一开除人,一解雇人,失业率就增加了。大量美国的钱在美国市场上就炒油价,油价一高其他的生活开支就收缩,定单就减少。我是去年11月在联想的一次会上,请我做报告经济形势。当时我听有一个老总讲,做出口行业15年,第一次两个月一张单子都没有。我后来赶快到东莞看,我看到的和他们讲的不同。第一,单子没有了,你给放款有什么?很多多人说是银行绷得太紧而造成的,这个分析我不同意。企业第一个是要有单子。第二个是要有利润,第三个是关键的要素:有没有供应商、有没有地、有没有贷款。这个顺序不能错的。

广东、浙江现在出问题的是什么?单子下去了,订单没有了,因为美元一疲软,美国的出口就增加、进口就减少。加上经济下行。我们很多公司就说美国不行,就到欧洲;欧洲很快负增长;再看日本,还没有起来过。欧、美、日三大主流市场下行的风险是2008年必须要面对面的。这是中国传统的智慧,好事不会一起来的,坏事就一块来。你的CPI不得不调,你不调企业受不了了,居民受不了。PPI上个月还10%呢。现在钢产量,价格已经下去了。成本价还没有下来,产品价已经下去了。这要把一批中国公司挤在中间。所以,2008年这一波不是偶然发生的,是一个5到7年大变动必然的结果。剩下的问题就是你面对的问题,高度外向依赖。这么大的国家,70%的GDP是进口的。要起动内需,要内外平衡。没有采取对路的政策,特别是汇率机制改革。然后,以外向、高度外向,国际市场风吹草动就有你的问题。所以上半年10.4%,下半年10%以内,明年往下调的可能性更大。

第二,三大行业过热、九大行业过热,调控房地产、调控股市、调控很多领域。为什么呢?总需求就是内需和外需。外需太旺,必须压内需呀。这就是我2004年看铁本得到的结论。为什么国务院要对一家公司进行调整?外贸走得这么旺,内需再起来,如果不压住,总需求就要出问题了。中国的我、外需在1997年是救了中国的。所以,朱镕基总理当年用了两招,一是启动财政政策,二是人民币贬值。汇率一挂钩,中国的出口就上不去了。1997年内需不足,外需起来就让中国成功,内需就没有扎的很深。但是2002年内需起来了,2003年内需开始变了旺,这个时候,就左一刀、右一刀;这个文件、那个文件。现在这些产业政策都起作用了,包括从土地开始,外需下去了,内需也调到位了。

第三,我们还是广泛的价格调制。作为经济学家,我认为最近不应该收货币,面应该是收物价管制。什么道理呢?因为我们货币存量还是很多的,M2存量42万亿,与DGP相比是相差1.8倍,是全世界没有的。全世界财政比中国大的国家很多,但是不是M2,不是流动性高的资产,都是变成房地产、投资、股票了。相对于当年GDP最高的国家,我们是高度流动的广义货币量。什么意思呢?分分秒秒,要预期变化。通货膨胀随时可能变高的风险还是存在。所以,为什么要把价格管制去掉呢?因为有价格管制的情况,是量不清楚物价的真实情况。就像测体温一样,一测41度;加一快冰,再测就变成了37度了。经济是一个道理,所以先要把仪器搞对,不能在管制下。你看整个电力行业,煤价一涨,我们的电力没有钱、没有利,就不投资。不投资再过两年,又成为瓶颈。已经来回折腾好几次了。所以,一定要把价格因素启动起来,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包括这一波牛奶的问题,为什么今天会这么严重呢?产出被压住了,牛奶不提价,它的成本都在涨,这产生了经济压力,要应对成本上涨的压力,加上转型时期的道德,加上监管的体制,加上测量的工具等等,就酿成了如今现状。所以,经济的事情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要新余请教过两位,一位是开发区的领导,他对太阳能的项目很有信心;还有一位是企业老总,非常悲观,也不盖房子,也不修路了,也不上项目。他是卖钢材的,钢材价格已经下来了,很多多钢材厂已经关门了,也有亏损生产的。他觉得这一波会扎得很深。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作为决策心理,一定是反向调节。这一次调整要看到,但是也不要看过头。为什么呢?很简单,中国有争取自身、独善其身的条件,就是巨大的国内市场。就这句话讲了很多年,但是分析是对的。13亿人收入增长虽然有差别,但是高速增长的人群也等于很多大股东。这个基本面摆在这里,你只要把它跟美元这个沟摘清楚,不要增长新的东西,就是消除外汇不平衡这个因素。选择兼济天下是不可能的,但是独善其身是可能的。转身国内,我看经济就是这个基本面。要说价格,我们还有竞争力。这两年工资涨幅较快,人力成本高。美国工人关心中国工人的关心出名堂来了,但是绝对水平我们还是偏低呀,一个北大、清华毕业的工程师的工资,跟美国、日本、欧洲毕业的工程师还是差很多倍。这个倍数加上我们的组织、制度成本下降,是可能变成竞争力的。我们改革的余地很大,重新调整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学习曲线还在上升,这一条我最有信心。中国人平均数值、曲线学在上升的过程中。所以,我认为战略上要从外向内依赖,变成向内并举。

上次在广东开座谈会,我把《解放军军歌》的歌词中的“向前向前”改为“向内向内”。东莞的产品我去看了,这些产品我们国内不需要一?第一,需要,但是买不起,需调整收入政策。居民收入板块只占总收入的50%,政府板块太高,企业板块太高,所以财税改革一定要调。有了钱,才会买东西。第二,外需趟的旺不光是汇率,是国际商业文明交易成本低。你看香港商人一发传真就走货了。国内的商业市场,麻烦还是很大,有的地方仍有白道、黑道。国际市场没有这个麻烦,我们要把国内市场经商环境整理的跟国际市场一样。

去年,我和柳传志交换意见,联想的PC部分,原来一年在国内卖200万台,这两年卖到1200万。什么道理呢?就是开发管理市场。一级一级杀下去,做管理、做物流。你要营销能力,中国还可以走一块。第三,我们出口导向现在可以转到买东西。我很奇怪,人民币汇率不行了,进口应该行;出口成本高了,进口应该低。你看进口生意,发展很快,但是很多程度上因价格关系。真正进口的生意要做起来,还有一个改革和国内企业适应的过程。所以,在北京跟有一些领导讲过,过去15年中国人学会了卖东西,今后10到15年中国人要学会买东西。买东西也是生产力,也是生意。进口做好了,也一样赚钱。很多人说没有东西可买,这个是错的。问题是,你会不会买?香港自由行一开放几百万人去,中国人便有很多人会买东西。

中国产品质量有很大提高,服务有很大改善,但是还差一点。中国企业家在买上面要下很多功夫。奥运会之前,我在北京调查市场,调查发现莲花超市很兴旺,其中最旺的一块你难以相信,是进口的食品。而现烤面包已经很普遍,大街小巷都有面包卖,为什么它还能卖火?老板告诉我说,我只和别人差一点点,但差一点点这个市场的弹性就差很多。他说他只是用50万人民币的年薪把法国面包师请过来,然后带一帮学徒,弄一个面包室,烤新鲜的面包,在市场卖。我给他总结了一个要素,就是大大提升了产品。

我参加汪洋的民营企业高峰论坛,看到他的游泳池是黑色的。怎么是黑色呢?游泳池应该是白色、蓝色呀。他说日本设计师坚持这一点,他说:“中国人是黄皮肤,白颜色显得皮肤不好看,黑颜色显得好看些。”就这么一点点,这得琢磨多少年呀,琢磨到研究到你皮肤的颜色。所以中国得买。我认为下一步有非常大的增长率,要启动内需。

我在日本开会,发现很小的一种产品,中药是中国的,但是他弄一团泥,贴在外面,会发热的。中国是贴在皮肤上的,但是它是贴在衣服上的。中国腰腿疼痛的人很多,这种东西你说中国人不要?你把价格调整,中国一定有销售。我们现在是卖东西的本事、积极性起来了,买东西的本事还差得远,你全世界找好东西买来给中国人用。为什么我们都是弄衬衫、鞋子、袜子,在国内产,之后产品运出去。然后这里变成了人民币通胀,变成了贬值的美元资产。干嘛过这种日子?换一种日子过,会买。外汇有的是,现在发愁了。增强能力,就变成大的增长率了。收入分配调整,企业、政策讲了很多年,增值税这么高,应该调。调下来,社会结构就开始改变了,内需就可以起来了。

我最近在宏观会议上也提了,2004年以来所有整治的文件重新拿出来治理清理。当年一道道上去是因为需求态度热,今天需求不够,那就一道道再辙。当年也不是光靠货币压下去的,今年怎么可能光压央行,松动货币政策就可以解决问题?体制政策呢?土地政策呢?两亿农民进城,他们在农村的房子全占着。中国成了反例,中国城市化是多占耕地。为什么农村的地不动?为什么不能联起来呢?那是他的财产,为什么不能流转?为什么不能变成市场?为什么城市化的地要靠政府强制去拿呢?为什么时候不能做这个土地市场的交易?这都是改革。所以我说下一步有一个很大的城乡建设业。我在四川看到,农民进城,多占的地腾出来,把土地指标卖给城里,然后农村的地变成耕地,城乡一体化操作。后来,我在浙江看到经验,给他们写了建议,搞土地交易所,就像当年的外汇交易所一样,指标交易。你把这个指标拿出来,试试看谁要。一个城市房地产就让中国这个产业火了这么多年,如果中国启动城乡建设,我是非常有信心。你想想看,乡下的人不想把房子修好一点吗?就一定现在看到的样子?我们现在的建设、设计、规划、建筑就不可以进农村?为什么欧洲的城市就那么好看?中国的农村一定要那么糟糕?为什么我们的城市像欧洲,而农村会像非洲呢?这都是事在人为的。我看过很多房地产商也以是参加乡村建设的,参加小产权建设的。所以,我认为2008、2009年一定会很困难。从去年开始,我就跟很多老总讲,财务上要好好调整,准备“过冬”。这个“冬天”可能会很冷,为什么呢?因为原来是高速惯性,突然变的时候,就会很难受。因为整个模式都被一个惯性支配,其实真进去以后,“冬天”没有那么冷。的时候就是深秋,毛孔还张着呢。调整,躲不过支,不要以为骂骂、吵吵,就可以混过去,混不过去的!这是我的看法。

谨慎的财务政策包括地方政策,这是第一步棋子,要安全“过冬”。财务最重要就是参数要对。最近跟央侦企领导谈了话:你们不要认为电价永远都是这个价,你不要认为油价一直都是这个价。这个电价、油价创造的利润不是真的利润,你要准备让它变成,这才是正确的思维。所以每一个公司都应该有自己的价格。我在阿里巴巴网上看到中国中小企业半年前打出的广告:汇率6.6%,这是他自己定的汇率。6.6%我都能做,我怕你升吗?你再升一年也到不了6.4%。我现在6.6%,你做不做?厉害啊!这种公司就会比别人活的长久。所以,对这个参数一定要搞对。财务安全掌握在手里以后,下一步更重要的棋就是投资。昨天,我也跟他们交换了意见。我研究了多少年,所有好的投资都是在“冬天”里发生的,不是“夏天”。冬天谁都不敢投,他敢出手,投资品的价格都便宜,周期又比别人快半拍。等这个市场来的时候,你已经装备好了,可以赚钱了。

所以,应对2008年、2009年的“冬天”,我的看法就是这样的。就是转到外向、向内并举,启动内需,用实质性的改革推动内需。从微观上来说,心里上调整不好,大的事你没有办法,抗不过去。所以,一定要审视国事、调整自己。你调控不了市场,一定要调整自己。调整自己有两步措施:一步是安全“过冬”,一步是准备投资,争取下一个增长的轨道。所以,我认为中国的经济比美国要好很多。中国增长面与美国不同,中国在政策上也不能学他们,走下坡路,还是应该把改革政策放在第一位。这是我对经济形势的看法!谢谢各位!

互动环节:

问:如何看待通货膨胀的合理、积极的方面,如何把握经济持续增长与增加国民福利的关系?

周其仁:我不认为通货膨胀有任何合理的方面,这是错误的认知。通货膨胀是名誉上的变化,没有改变实质。通货膨胀跟喝酒一样,刚刚起来的时候,所有人感觉好极了,但是一定有痛苦在后面等着你。

第一,如果没有自律,很难收敛。因为通货膨胀有自我加速的过程。所以当年为什么说过了4%过了5%要当心。后来认为不要零通胀,一定要有1%到2%的合理通胀,这个意思是说统计上有误差,因为在技术进步很快的情况下,我们很多通胀的指数会高过真实的通胀。所以有的时候留这个误差,因为技术进步以后,产品不是原来的产品了,如果按照原来的性能,这个价格是下来了,这在统计上很困难。所以说后来2%以内的通胀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把计量的问题解决以后,不要去追求通胀发展,因为讲到底增发货币是不可能增加经济增长,否则天下经济很简单,印钱就行了。印钱一定会让国民紊乱、收入分配恶化,这一点我和你的看法是不同的。

第二,经济增长的速度很高,福利增设并没有那么快,因为把年度的增长变成财富,中间重要就是投资理财。辛辛苦苦忙半天,最后财富没有增加多少。这里头就是我刚才讲的,中国人一定要进入投资的阶段,不是吃光用光的阶段,投资就是要有相应的投资能力、心里能力的技术能力。优秀的投资人都是心态非常好的人。你绝对不可以有暴发的心理,快钱最后一定是害你的,天下没有忆钱这回事。其次就是安全法则。一定是你生钱的一部分来作为投资,绝对不要有杠杆,绝对不要认为股票会升我借钱来,这个念头是动也不能动。你一定要有几条定则,守住、增长跟财富之间的关系,我们个人家庭都有这样的心理,所以培养投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是我们这个国家这阶段很重要的。否则是增长很快,白忙一场空。

问:原来我们只要关注城市经济水平,后来必须掌握全国的宏观经济,面现在全球一体化,请问,在你了解的国际交流当中,面对当前的经济灾难,各个国家和机构是共同努力共救,还是存在螳螂捕蝉的活动呢?

周其仁:这个问题是非常深的问题。一家企业做大不容易,如果没有宏观意识,特别是没有宏观安全意识,一个企业就很难做大。现在是全球化,所以一定要在学习变量上,把这个参数放进去。开始我们驾驭不了,看新闻永远不知道它的含义,但是相信一条,知识是可以积累的。世界上所有的大国起来都一定要有宽广的视野。至于策略性问题,到底现在是共同、共救,我的看法比较相信邓小平当年讲的话“不要出头”。不要好像是轮到我们了,没到这个时候,还是跟着看,跟着学好了,花他们的钱,不要匆匆忙忙认为可以扫货,帐都看不懂,像这种危机,大概30%的金融机构都会很麻烦。日本人当年就吃过这个亏,中国在这一点要学会买东西,行从自己会买的东西开始买。宁愿从商品、服务、一些人才这些角度考虑。包括资产、矿产、的投入我都认为有一些冒进。所以,在用什么策略的问题上,我的看法比较谨慎,一定要认真看。世界人研究中国非常规矩,老远做好功课,研究你的资料,约你的关键人物谈,政府人员、企业人员等,时间安排得很紧。中国人研究世界怎么研究的?基本上是靠二手材料。中国今年要把自己的专家派出去,主动约人谈,主动到华尔街,不能被动看他人的东西,自己去看。把我们的金融专家入到欧洲去看,找他们的专家谈,带着我们的问题,不能人云亦云。这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问:能否预测本轮经济调整的周期。中国有一句古话:坏事变好事。从国际经济危机的形势来看,真的是中国的机会吗?

周其仁:第一,经济有波动。但是,没有可靠的周期。经济周期的理论已经找不出规律了。道理有两条,第一经济加快,第二活动是人的活动,人是会对经验、教训做反应的,不是天体,老在那个轨道上转。所有吃过亏的人都会吸取教训。然后你的活动影响他,他人活动影响你。这一波到底周期多长,多远?两句话:第一,对美国,我希望它好,准备它有一个较长的时间。所谓短期,也不会很短。房地产、金融这两大行业出问题,一个服务业占主导的国家没有几年回不来;第二,美国也还有可能是重演越战以后的那个周期。周期是吃不准的,重演越战以后那个起伏的那条曲线。就十几年不景气。增长率上来,失业率上去,这一波到70年代末才回来。现在,你看伊拉克战争,鼎盛不可一世。伊拉克战争这一波会怎么样?10、15年的可能性是不排除。还有说美国正在走英国和欧洲当年走过的路,就是从一级国家开始下滑,这个可能性也存在。

因此,我认为预测很重要,但也不那么重要,永远要把预测放到第二位,要把应变放在第一位。还要相信什么周期,好像我捏定周期就知道怎么走。如果你知道,所有人都知道了,你怎么会有更好的表现呢?有的时候不确定将来,包含的机会更大,挑战也更大。在思维上我不相信周期理论,不相信衰退、紧缩、律条、复苏。里根讲了一个笑话:说你的失业了,就衰退了;你自己失业了就律条了;如果你和你的朋友都失业了,那就是危机了;让你们失业的央行行长不干了就是复苏。所以不要相信所谓的周期。

第二个问题,可能是中国的机会,但是首先中国要先把自己的事办好。并不是匆匆忙忙到全球去投资。中国自己要先调整好,从12%的高度外向依赖转过来,这个难度不小。中国的任何时候都是要先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再冷静看其他的事。这件事情既不能太消极也不能冒进。因为总体来说,我们伟德国际1916备用网址世界的知识、伟德国际1916备用网址驾驭世界的能力跟我们现在的财富、跟我们的国力、跟GDP总量之间有不小的障碍。

问:在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这么大的情况下,国家通过政府行为和宏观调控,你认为能达到效果吗?另外,资产市场和股市随着政策的利好,请问大盘指数今年年底能达到4千点吗?

周其仁:通胀我讲过了,压力短期内是消失了。这个月的PPI还会很快下来。钢产量、焦炭、煤都是往下走的,所以通胀的短期压力会下降。但是通胀的基础没有放松多少,广义货币的存量还是很大的量。所以,在货币这个问题上,就应该稳定供应。从严格意义上讲,货币应该稳定地供应,跟经济增长差不多的比例供应。接下来就是国家政策,通过这一些方面来调整,这是我的基本看法。至于政府的行为能不能收到效果,都应该观察。政府也在学习、研究民间、地方也在研究。

股票市场很希望达到4千点,至于能不能达到我不能预测,没有人可以成功地预测股市。全世界为了预测股市,投入了无数的资源,结果浪费了多少人力、物力。陈平在美国的时候,他是研究股市运动中的无规则,混乱:美国海军拨一大笔钱也是研究股市,最后没有找出规律。因为股市是很多公司、投资人的活动,它不像天体运动一样存在周期和规律。所以,存不存在这样的趋势你还是要问自己:你信什么东西?哪些钱是你可以赚的?哪一块钱是你不能赚的?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看法。为什么这个市场是羊群效果呢?就是因为投资者的素质,钱放进去,希望它涨。然后跟风转,最后听了别人的意见。最后都是这样的消息,散户最后都是垫底,每次都是这样的。

所以,我不太相信可以预测股市到达多少点。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但不是物理上的温度计。这个晴雨表是通过人来反映,而人是有心智结构的,是有情绪、心理变化的,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平常心态。北京做经济决定的成员有一句话:坏不到哪里去,也好不到哪里去。当太过好的时候,你往下调调;当坏得不行的时候,你往上调。股市尤其是这样,不要有太高的指望。最好的投资者不要分析那一些东西,要算清你自己有多大的财力,不要东听西听。当巴菲特买中石油的时候,没有人看好。结果他在1.1的时候进去,12块、14快钱走的。他走的时候也有中国股民认为巴菲特不怎么样,但是这个事情只有走过一个周期才知道,巴菲特的行为对稳定美国市场做了贡献,因为屡次证明他是对的。当然,过去都对,不一定以后就会投资。还有一条,不调管这个财富今年年底能不能到4千点,你得搞清楚,这个东西是为辅的,自己的本事是为主的,千万不能本末倒置。

做职业投资家也是一样,本事是真的,撞大运是不真的。撞大运是运气而已,撞到了当然可以吹吹牛,说自己本事大。但是你心里得有数,多少钱你是撞大运得来的。最危险的时候,是把用撞大劫的钱以为是自己的本事,很多人就这么“死”了。很多人以为自己有本事,以为下次还可以拿这个钱。很我人在第二关过不支就是过不去。你要分清楚,哪一种是随风而落的,哪个是你的本事。

所以,在今年不但有经济政策的调整、财政政策的调整、企业战略的调整,还有非常重要的就是心理的调整。一个大国绝对是多数公民心理善是健康的,从这个善上看,中国还有一个蛮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需要调整。

上一条:金融危机的五大悬念 下一条:奥巴马上台后的美国政治与大国关系

关闭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电话:0795-3203978  马克思主义学院邮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