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伟德国际1916备用网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特点,适合运用于大中小学各学段的思政课教学。发挥地域文化优势,以地域文化为抓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思政课内涵式建设的突破口和重要途径,也是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地域文化资源的融入有利于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目标的一体化
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而地域文化就是独特的历史、独特的国情在各地方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地域文化资源的融入有利于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目标的一体化。大中小学生在不同的学段对于同样的政治理论知识、观点和教学目标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有很大的不同,不同学段的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也会略有不同,容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体化的不足。而地域文化资源中蕴含着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例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亲切感,也更易使学生从情感上认同和接受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认同思政课教学目标。
百年来,南粤大地作为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之一,形成了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如中共三大、广州起义、红军长征、东江纵队革命活动等在广东各地留下了不胜枚举的红色文化资源。各学段各学校的思政课教学就可以用符合各学段的教学形式呈现广东红色资源,培养大中小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对民族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坚强的意志品质等,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地域文化资源的融入有利于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一体化
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指出,要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立足于思政课的政治性属性,对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进行一体化设计。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这意味着不同学段的教师要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论需求,对他们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水平、学生发展特色等不同,大中小学各学段的学生具有多样化的层次和需求,这更要求思政课教学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因地制宜意味着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善于从身边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因人而异意味着教师要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开展教学;因时而变意味着教师既要根植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岭南文化以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等为代表,蕴含了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精神、扶贫助困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这些文化资源能丰富思政课教材教学内容,有利于顺利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从统一的教材体系向多样的教学体系转化。如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领袖彭湃,他深入海陆丰农村从事农民运动,在广州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领导普宁农民开展反对地主武装斗争,建立海陆丰苏维埃政府,但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在监狱受尽酷刑后被杀害,牺牲前仍以家信的名义写信给周恩来,字字句句充满了对国家的一腔报国热情、对个人安危的置之度外。彭湃为了革命理想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非常值得学生们学习。把这些生动鲜活的事例运用到各学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激励大中小学学生爱国爱乡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一体化。
把握地域文化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实现路径
一要统筹地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层次性。按照大中小学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系统梳理地域文化资源的体系,设计不同深度的地域文化学习资源,体现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规律性和层次性。
二要注重通过新技术推动地域文化资源更好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新时代,我们要推动新技术与地域文化资源的深度结合,不断提升地方文化资源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育人效果。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的工具,如把AR(增强现实)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等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教学中。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建立思政课的AR、VR技术实验室,对本地的中小学校开放资源,从而能让不同学段的学生进行沉浸式学习,切身体验地域文化资源的育人实效性。
三要培育大中小学教师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协同性。相比同学段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交流互动,思政课教师间跨学段的交流互动相对较少,因此,要充分发挥各学段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特点和优势,从全面、协同的角度大力共建共享地域文化资源平台,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作者简介:付绯凤,五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山大学博士,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五邑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德育专项“人的现代化品格内涵与培育路径研究(2023JKDY042)”]
来源:广东学习平台